《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答记者问
2月24日,个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出境
问:请简要介绍《办法》出台的标准办法背景?
答: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合同蓬勃发展,个人信息出境需求快速增长,答记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面临较大挑战。个人《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作了基础性规定,信息按照国家网信部门制定的出境标准合同订立合同是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法定途径之一。制定出台《办法》是标准办法落实法律规定的重要举措,目的合同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活动。答记
问:哪些情形可以通过订立标准合同的个人方式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答:《办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通过订立标准合同的方式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情形:一是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二是处理个人信息不满100万人的;三是自上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不满10万人的;四是自上年1月1日起累计向境外提供敏感个人信息不满1万人的。同时,信息《办法》明确,出境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网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采取数量拆分等手段,将依法应当通过出境安全评估的个人信息通过订立标准合同的方式向境外提供。
问:个人信息处理者如何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
答:《办法》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前,应当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重点评估以下内容:一是个人信息处理者和境外接收方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范围、方式等的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二是出境个人信息的规模、范围、种类、敏感程度,个人信息出境可能对个人信息权益带来的风险;三是境外接收方承诺承担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管理和技术措施、能力等能否保障出境个人信息的安全;四是个人信息出境后遭到篡改、破坏、泄露、丢失、非法利用等的风险,个人信息权益维护的渠道是否通畅等;五是境外接收方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法规对标准合同履行的影响;六是其他可能影响个人信息出境安全的事项。
问:个人信息处理者如何进行标准合同备案?
答:《办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在标准合同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网信部门备案。备案需提交的材料包括标准合同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
问:在标准合同有效期内出现哪些情形,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要重新履行备案手续?
答:《办法》明确了在标准合同有效期内,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重新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补充或者重新订立标准合同,并履行备案手续的3种情形:一是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目的、范围、种类、敏感程度、方式、保存地点或者境外接收方处理个人信息的用途、方式发生变化,或者延长个人信息境外保存期限的;二是境外接收方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法规发生变化等可能影响个人信息权益的;三是可能影响个人信息权益的其他情形。
问:标准合同备案后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
答:《办法》规定了网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等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非法使用。
问:标准合同范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办法》附件为标准合同范本,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相关定义和基本要素、个人信息处理者和境外接收方的合同义务、境外接收方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法规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和相关救济,以及合同解除、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事项,并设计了个人信息出境说明、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等两个附录。
问:标准合同内容是否可以更改?订立标准合同后何时可以开展个人信息出境活动?
答:《办法》规定标准合同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附件的标准合同范本订立。国家网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附件进行调整。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与境外接收方约定其他条款,但不得与标准合同相冲突。《办法》明确标准合同生效后方可开展个人信息出境活动。
问:违反《办法》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答:《办法》提出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办法》施行前已经开展的个人信息出境活动是否适用本办法?
答:《办法》明确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开展的个人信息出境活动,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整改。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8人失联
- ·北汽蓝谷:和华为“闹翻”传闻不实
- ·你能看懂工资条吗?哪些钱计入工资?
- ·业界“顶流”武汉同济医院骗保案被通报背后:骨科缘何成骗保重灾区?
- ·茅台酒11月21日销售已破千亿,连续两年成为千亿级酒类超级大单品
- ·喊完4600美元目标价,“木头姐”连续两天狂抛特斯拉,套现1.6亿美元
- ·美又将17家中企列入“预摘牌名单”,贝壳、知乎、理想汽车等中企回应!
- ·最高法:案件应当公开审理而未公开审理的,要以程序违法发回重审
- ·王健林的世界杯生意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举行中美企业家对话
- ·媒体评论:别让财商课变成敛财课
- ·品牌升级两周年,同程旅行发布限量NFT数字藏品
- ·世界杯转播权之争:“爱优腾”缺席,体育赛事转播频换玩家
- ·司法部: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网络,继续均衡配置
- ·刚刚,上海市纪委监委出手!剑指保供“大礼包”乱象!上证报接连发声:保供物资不是“唐僧肉”
- ·车臣领导人:俄军已控制亚速钢铁厂要地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 ·外汇局:我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 有基础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 ·“宁王”去年赚近160亿,第一大客户特斯拉采购额超130亿
- ·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
- ·银保监会停售4款保险产品,涉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小康人寿
- ·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
- ·把脉A股年报:15位董事长年赚超千万 哪个行业人均薪酬最高?
- ·京东上海保供战姗姗来迟:途中发生了什么
- ·泓德基金王克玉:着眼长期,布局优质标的
- ·工信部:将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下发风险提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