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豪赌”翻身仗:渠道困局难解,背负巨债转型
曾经的国民饮料汇源,正试图通过来之不易的汇源上升机会摆脱自身困局。
最直接的翻身负巨,是仗渠债转网络直播带来的销量提振。据飞瓜数据显示,道困近一个月,局难解背汇源官方抖音直播间累计开出28场直播,豪赌直播涨粉17万,汇源累计销售额超千万元。翻身负巨
不仅在网络上走红,仗渠债转汇源今年下半年新动作频频。道困
首先是局难解背杀入近似红海的矿泉水领域。近日,豪赌汇源集团公开宣布签约了百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汇源据规划,翻身负巨该项目位于河南许昌鄢陵县,计划建设用地约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产值约达30亿元。
此外,今年8月,汇源还高调宣布,易烊千玺为其品牌升级后的全新代言人,希望能够让品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事实上,债务缠身的汇源在6月通过了破产重组的方案。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计划投入16亿元资金,成为汇源控股股东,并持有“汇源果汁”核心商标品牌。
10月30日,天眼查信息显示,汇源被强制执行16.78亿元。与此同时,汇源创始人朱新礼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超35亿元。
“离开汇源的时候,我还有几万块的业务提成没有拿到手,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曾在汇源工作多年的内部人士陈源(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前同事像他这样被汇源拖欠工资的情况不少,数目不一。但与近百亿的负债相比,陈源已对拿回欠款不报希望。
多位曾在汇源负责具体项目、以及部分区域业务人员都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汇源走到这一步,与其渠道因战略失误、逐步被分食有很大的关系。
2020年2月,创始人朱新礼父女均退出上市公司董事会,朱氏家族掌舵28年的汇源果汁易主。在外界看来,这也意味着汇源已无力回天。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经的果汁霸主在经历多年困顿后,又迎来一波线上的机遇,与此同时,接盘方文盛资本,又能否带着“汇源”品牌打赢这场翻身仗?
“野性消费”似曾相似
汇源果汁在直播间的翻红,源起于带出“海克斯科技”概念的食品科普博主辛吉飞,他在视频中评价汇源果汁没有“科技与狠活”,并直言,因为汇源果汁是真正用水果做的,不那么好喝,所以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
一时间,汇源热度攀升,在汇源官方旗舰店的抖音账号,众多网友纷纷留言支持,并付诸于行动。据公开数据,随着话题不断发酵,汇源果汁的品牌直播场次观看人数一度超过170万。与此同时,官方账号粉丝数涨至250多万,不到半个月增粉近34万。
在这波热度之前,汇源也重走过“鸿星尔克式”的野性消费之路。
2021年7月,汇源为遭受暴雨灾害的河南捐赠了100万元赈灾物资,包含饮用水、果汁等灾区急需物资。处于破产局面的汇源,仍选择为河南灾区提供救助,收获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
这些火爆场景也直接带来收益。据汇源在官网公布的最新销售业绩,2022年1—7月,汇源果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5.1%。其中,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14.1%。
线上红利是否意味汇源重新站起来了?
实际上,饮品的线下销售渠道仍常年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
“线上战场并不是饮品市场真正的战场。”饮品行业业内人士刘文(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中国软饮料行业分销渠道以现代渠道为主,占比达到52.7%
其次是传统渠道销售占比34.1%,餐饮渠道占比7.6%;而线上渠道中的电商渠道仅占比4.4%。
回到线下市场,汇源甚至没有一席之地。
10月25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在深圳多家大型商超和小型知名便利店,在货架上几乎看不到汇源旗下产品的货源,而如美汁源、农夫山泉NFC、鲜橙多等相关的果汁品类均在正常售卖。
其中,光是果汁系列饮品就有超十余种产品,包含不同口味、规格。
深圳某大型商超果汁货架,未发现汇源果汁身影/时代周报记者摄“门店一直没有汇源的产品,很少遇到消费者问寻,几乎不会主动进行采购。”某大型商超员工在现场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有相同品类的产品便足够售卖,“汇源不是热门的饮品”。
“如今,汇源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餐饮渠道可能还有一些市场,但稍微新的渠道或者是便利店基本很难看到。”有熟知的汇源的经销商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如果没有渠道和资源,不建议做汇源的生意。
“目前市场上可以取代汇源的产品有很多。”他直言。
一名在北京开便利店的店主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几年,汇源果汁经常需要做促销活动才能售完。
接盘者文盛资产
实际上,汇源一系列转型动作背后,是作为重整投资人的文盛资产。
成立于2003年的文盛资产,擅长在不良资产中掘金。文盛资产作为一家地方性民营AMC机构,曾获得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A、B两轮融资,C轮融资获得粤民投、黑石、等机构战略投资入股。
具体业务上,文盛资产主要投资政策性剥离形成的不良资产,即以涉足不良资产领域起家,业务范围涵盖不良资产投资与服务、困境企业重组、困境地产重组及违约债券投资等。
一手搭建起文盛资产的创始人、董事长周智杰,多年来,逐渐在不良资产领域站稳脚跟,一度诠释了如何利用不良资产“一夜暴富”的神话。
在可供考察的公开数据中,文盛资产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一份公开的公告显示,其2017年到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2亿元、2.79亿元、2.06亿元。但与此同时,文盛资产2019年末总资产为47.7亿元,总负债32.2亿元,净资产15.6亿元。
据文盛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底,累计资产管理规模(债权本息)1232亿元人民币。而除上海总部外,文盛资产多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近300人的不良资产管理及服务团队。
在此番大手笔入局汇源之前,文盛资产刚接手了被誉为“中国ZARA”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
进入2022年,文盛资产动作频频,以重整投资人身份参与了多家公司的重组。6月,文盛资产宣布通过破产重组的方案,成为汇源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重组,汇源期盼已久,但重组尚未完成,棘手问题仍在不断浮出水面。
据文盛资产介绍,汇源总负债规模约80亿元,破产清算状态下普通债权清偿率在乐观情况下为6.1%。而据文盛资产计划,将力争三到五年内带领汇源实现A股上市。
尽管目前汇源线上渠道有突围之势,但多年线下渠道的问题却仍然难解。
汇源渠道之困难解
汇源,曾是线下渠道的强者。
彼时,国内纯果汁市场的竞争一片空白,以无添加果汁品类切入的汇源,几乎揽下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摆在春晚观众席桌上,成为飞机餐标配果汁,这些也侧面显示出汇源当年的市场号召力。
在前员工与业内人士看来,汇源跌落曲线的开始,与其销售渠道受到重创分不开关系。
2008年,为满足可口可乐的收购条件,汇源放弃了耗费十余年搭建的渠道。据相关媒体报道,汇源创始人朱新礼几乎完全裁撤销售团队,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省级经理基本离职,销售人员仅剩一千余人。
“在内部,我们都有一个说法,汇源不变的是一直在改变。经常一个政策出来,下个月就有变化。”陈源向时代周报记者感叹,汇源内部变化无常的政策,让一线工作人员难以适应。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至今,汇源的销售结构频频改革重组,从营销总部制、事业部制、大区制到专卖店制,多次渠道转型与不同模式转换,汇源与经销商明争暗斗,矛盾不断升级。
其中,2006年,汇源尝试模仿康师傅设立项目部单独经营产品,致使内部无序竞争,渠道也受到震荡。
后来,汇源意图重新补救渠道,对销售体系扩网,陆续收购9家主要分销商的销售网络,将直销分支机构增至50家,经销商数量扩至3000家,并新增上万名业务员。
迅速覆盖销售网络与终端,目的是推动销量上升,汇源一度将希望寄托在这场渠道体系的重塑。
但长期多年的渠道矛盾形成了大量阻力,这场重塑似乎没有太多成效。陈源认为,多年削减渠道的过程中,使得汇源自身的运营体系七零八落,很多中间交接的过程工作没到位,无法维持有序运营。
更让一线销售人员困扰的是,汇源承诺的回款总是延迟兑现甚至没有兑现。
“不只是我的业务提成没有拿到手,很多人都没有,大家的积极性都没了。”据陈源透露,汇源最后一次上春晚的那一年,烧了几个亿做广告,但也是那一年,区域人员有2个月工资没发。
财报显示,自2011年起,汇源果汁的实际净利润开始连续出现亏损;2014—2017年,汇源果汁负债由65.35亿元攀升至11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8%。
2021年1月,负债超百亿的汇源集团正式被港交所摘牌。截至2021年7月16日,汇源果汁资产总额为10.9亿元,负债总额为12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41%,资不抵债金额达113.7亿元。
艰难爬坡前途未卜
公司动荡多年,江湖翻天覆地。汇源所错过的,是饮料市场的宝贵发展期。
尼尔森数据披露,2016年,汇源果汁的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53.4%,2020年降至15%左右。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月,汇源在国内果汁饮料行业中市场份额跌至11.0%,排名处于可口可乐(中国)、味全食品的后面。
为迎合消费趋势变化,汇源也做出过不少尝试,一度在市场猛推新品。
2021年,汇源上线100%低温冷链运输保存的NFC系列果汁新品,即NFC西梅汁,随后今年上新系列产品NFC沙棘汁。除了口味众多的100%果汁、果肉等系列品类,为紧跟健康、低脂市场需求,汇源转向发力无糖饮品,如推出旭日升乌龙茶系列新品,加码当下火爆的无糖茶市场。
此次汇源看重的瓶装水赛道,市场规模庞大,汇源重金投入,可谓是另一场豪赌。
中研产业研究院显示,2021年瓶装水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未来持续以8%~9%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但国内瓶装水市场早已群雄逐鹿,后来者难以施展拳脚。据尼尔森数据,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康师傅、冰露和娃哈哈这6大品牌占据了约八成的瓶装水市场份额。
瓶装水高端市场竞争同样激烈,2021年,全国高端矿泉水销量排名前五位分别为昆仑山、依云、5100、帕米尔、霖碧。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是,汇源其实早有布局饮用水市场,但一直反响平平。其曾在2017年、2019年推出天然“木兰山泉”矿泉水,“汇源”苏打水;此前,也陆续上线汇源100饮用水、汇源沁霖饮用水等。
早有瓶装水业务,却未掀起波澜,汇源的难题依然与渠道制约有关。
“汇源多次大刀阔斧进行渠道改革,削弱了原有的销售根基。”在刘文看来,汇源多年未有新爆品、同时渠道薄弱无法覆盖等问题,最终导致其产品销售不畅。
刘文认为,通过不断推新品,花重金入局新赛道,但却不解决渠道的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
可以看出,汇源的出路依然艰难。此外,外界对能否盘活汇源也仍有质疑。
此次与文盛投资合作参与收购汇源的(600187.SH),于7月20日发布公告,对于与文盛资产合作一事,国中水务董事会出现1票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一方面,汇源饮料与公司主营业务完全不符,缺乏收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汇源公司已破产重整,但在《项目合作协议》中又称市值28亿之多,缺乏必要的财务说明,风险极大。
同日,国中水务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公司投资项目延期事项的监管问询函》,要求说明通过文盛资产参与汇源重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问题。
9月,文盛资产给国中水务发函称,对汇源项目尽调延期至今年11月中旬。
短期内的提振,未能将汇源拽出泥潭,文盛资产带领下的翻身仗亦可能是一场长期拉锯战。
-
第八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励决定2022年科创板新上市的创新药企表现如何?相较于上市首日,益方生物跌26%,迈威生物跌58%,首药控股跌39%重磅发布!又一世界级中字头“巨无霸”要来了,A股千亿白马直线拉升!30万股民要嗨了?扣除绩效工资、取消年度晋升资格!公司中层在朋友圈“晒订单”,刚刚,300亿光伏龙头宣布处罚招标规模超预期 上市公司订单频出 这一赛道有望持续高景气度商人们就是提款机,商洛公安局原副局长乔凤鸣案细节曝光,有人曾送一箱价值1.74万的飞天茅台银河证券-社会服务行业:机场与免税运营商利益实现深度绑定,重申免税行业重要投资机遇-230115德意志银行将发行10亿元人民币债券 系2023年市场首只熊猫债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破10亿广期所:关于2023年春节假期调整工业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保证金标准的通知
- ·全员降薪、销量下滑,威马汽车过冬
- ·网购年货“缺斤少两”,竟是有人“雁过拔毛”!
- ·利好美元!专家称美国经济好于预期,美联储降息动力减弱
- ·放量上涨!沪指收复3200点,北向资金涌入超158亿元
- ·苹果发布会超前瞻:Apple Watch 更大更贵,可能还有一个大惊喜
- ·海关总署答记者问:首批恢复开通的边境口岸等运行平稳有序
- ·2022年北京GDP预计实现正增长 2023预期目标GDP增长4.5%
- ·王青: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中枢有望达到6.6附近
- ·债基“惊魂”何时休?近三个月持有者大部分亏损,一天跌12%还能买吗?
- ·中天期货:沪镍跌破60天均线 甲醇涨跌随机暂无方向
- ·GMV万亿之后:抖音兴趣电商见顶,货架电商仍难
- ·里昂:维持百济神州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09港元
-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构建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共生共荣
- ·“去打仗没有武器”,东北地区抗疫经历了什么?
- ·中央储备粮品质持续提升
- ·邮储银行大连分行与华润、万科、远洋等6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首架C91912月交付东航 发动机制造商承诺“足量供应”
- ·高盛:重申保诚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85港元
- ·海通国际:首予凌雄科技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7.51港元
- ·国家药监局公布第四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典型案例:济宁世安堂卖假药,广州达美康医疗未履行注册代理人义务
- ·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解读:35岁以下哪些行业最集中,哪些省份年轻就业人口占比低
- ·近三个月大涨近50%,年内首现爆款产品,港股还能涨多久?
- ·国寿财险90亿增资获批偿付能力有望提升 险企密集补血2022年增资发债超750亿
- ·多股拉响退市警报
- ·连亏9年的克莉丝汀停牌了
- ·全国总工会印发通知要求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