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改变自己的过去吗?
摘要:如果给我们机会撤销过去的变自经历,我们有时候会选择拒绝,过去因为我们已经把过去的变自片段融入了我们的身份之中,过去都已成为过去,过去剩下的变自是更多的自我认识,一种不同的过去评价生命的方式,以及更深的变自爱。

你会改变自己的过去过去吗?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变自第一反应是:我想改变。因为过去太过于弱小,过去心智不成熟,变自想要重新改写,过去让过去变得更加美好一些,变自少一些遗憾。过去很多影视剧也会设定这样的变自剧情,主角重新回到过去,改写历史。
与此同时,也还有很多人是爱自己的过去的。虽然过去存在遗憾,但即使重来一次,他们依旧会选择如此生活。
有些人可能会很好奇,既然过去有遗憾,为什么有机会改变的时候不选择改变呢?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依据又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心理学家称之为“禀赋效应”。它是由Richard Thaler在1980年的时候提出。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 <https://baike.so.com/doc/3920481-4114604.html>”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通俗来讲就是同样一件物品,丢失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它时的喜悦。比如我们丢了100块钱,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久久难以忘怀,而要是我们捡到100块钱,估计花完喜悦就弱下来了,我们慢慢只记得自己丢了100元,而忘记自己曾经捡过100元。
相信大家这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放弃过去了吧。这也涉及到另一个专业解释:“心理所有权理论”。心理所有权是指我们倾向于将我们认为是自己的东西纳入自我概念。虽然心理所有权理论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一个多世纪前撰写的《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中提出了类似的理论。
既然过去好与不好都已经成为我们的所有物品,留藏在记忆最深处,所以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放弃,因为损失厌恶对他的影响更大。
Iskra Fileva, Ph.D.又深化了这个效应,认为对于过去,我们可能不仅会高估好的东西,还会高估坏的东西。
她举了一个例子,杰西骑自行车时被撞了,事故发生时,杰西身体健康,运动能力强,现在他走路要拄拐杖。然而,他却并不后悔这次事故。因为这次事故,改变了他很多,他觉得自己是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如果给我们机会撤销过去的经历,我们有时候会选择拒绝,因为我们已经把过去的片段融入了我们的身份之中,过去都已成为过去,剩下的是更多的自我认识,一种不同的评价生命的方式,以及更深的爱。
参考资料:Would You Change Your Past if You Could?[J]. Psychology Today, 2021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 ·浴血重生!湖人1战惊天 不放弃比赛上帝就不放弃你
- ·日本2015年消费税将倍增至10%
- ·朝鲜谴责韩美联合军演:核战争危险一触即发
- ·光伏硅料厂商成上半年赢家 垂直一体化发展格局难逆转
- ·德国92岁前纳粹战犯出庭受审(组图)
- ·英国铁路票价明年平均上涨2.2% 铁路公司:利润仅3%
- ·阿根廷人均饮料消费水平全球第一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 ·尼泊尔驻华大使:尼总理奥利访华将提升中尼友谊
- ·2014年以来我国追回外逃人员1915人追赃74.7亿
- ·渣打银行因反洗钱监管问题被美方罚款3亿美元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美国15岁少年征服七大洲最高峰
- ·英国:残疾人占人口五分之一 潜在消费力两万亿
- ·法总统奥朗德强势回应恐袭 支持率创3年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