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与中俄无法脱钩”
原标题 “西方与中俄无法脱钩”
《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刊登题为《全球化的西方前景——西方与中俄无法脱钩》的文章,作者为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竹森俊平。中俄全文摘编如下:
突如其来的无法高通胀和俄乌冲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生活变得艰难了。但如果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脱钩历史就会发现,今天的西方局面还算不上“突如其来”。
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中俄高通胀是金融政策理论框架的“第一次变革”与油价飙升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降低了通胀率。无法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强势加息平抑了通胀预期。脱钩再看油价,西方上世纪70年代,中俄不愿看到苏联影响力扩张的无法沙特为了帮助美国稳定经济,同意增产石油以抑制油价飙升,脱钩直到上世纪80年代油价暴跌为止。西方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俄低通胀时代与全球化大发展的时期重合。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无法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亚洲新兴经济体也紧随其后,这导致发达国家的经济大变样。
在与中国和新兴国家的正面竞争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开始衰退。亚洲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带来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增长。从制造业向金融业、信息产业等服务业的转型在美国引发了反全球化意识的高涨,也催生了国内政治动荡。
如今,西方再次面临治理危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三。第一,在新冠疫情逐渐平息的阶段,与需求相比供给恢复的速度略显滞后,由此导致了商品短缺。第二,美国拜登政府推出巨额经济纾困计划,进一步导致需求“过剩”。美国的通胀率已达9%,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已经形成共识。第三,在俄乌冲突期间,能源价格被大幅推高。
欧元区国家超过8%的通胀率主要源于能源价格飙升。但是受金融、财政一体化的影响,一旦加息,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财政形势将变得岌岌可危。
俄乌冲突暴露出美国的虚弱。拜登为寻求石油增产访问沙特,却拿不出足够的筹码,这使得外界怀疑沙特是否会听命于美国。美国在阿富汗驻军20年,仓促撤军的拜登政府没有表现出想要与沙特重建合作关系、谋求中东势力均衡的意愿。
即使西方能够放弃俄罗斯的能源,中国的产品也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想要重现冷战时代那种经济封锁是非常困难的。
- ·11月LPR报价按兵不动 机构预计年底前调降可能性偏低
- ·需求旺盛 锂盐行业景气度高企
- ·反垄断法修改后实施 “新旧衔接”成企业关注重点
- ·伊朗外长发表声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 ·巩固回升向好趋势 三部门出实招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 ·猪价上涨、产能逐步释放 多家上市猪企7月销售收入大增
- ·大陆针对“台独”挑衅强化制裁措施,专家称对有些人可缺席审判
- ·光大期货今日观点:联储加息预期走强,黄金价格短线回落
- ·ST冠福(冠福股份)股票索赔案终审胜诉,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乡村基的钱,都让美团赚走了?
-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存10万余额宝一天赚不到4块,钱该往哪投?
- ·长沙拟规定生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补贴1万,卫健委:尚在征求意见
- ·北京:用人单位缓缴社保的补缴期限延期
- ·暂定100亿!郑州出台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
- ·亚马逊拟以17亿美元全现金收购消费类机器人公司iRobot
- ·1元起拍、5元入股,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门槛为何如此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