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类耗材国采结果出炉!多款产品降幅60%-70%,国产厂商有望逆袭
原标题:脊柱类耗材国采结果出炉!脊柱多款产品降幅60%-70%,类耗炉多国产厂商有望逆袭
对于本次集采,材国采结厂商业内普遍认为竞争相对温和,果出国产没有出现像此前关节集采、款产药品集采等“杀出地板价”的品降情况。继冠脉支架、幅-人工关节集采后,有望脊柱类耗材集采也开标。逆袭
2022年9月27日,脊柱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下称“脊柱集采”)在上海开标。类耗炉多27日晚间,材国采结厂商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官宣此次脊柱集采的果出国产拟中选结果。从公布的款产信息来计算,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品降多家企业的拟中选价格降幅在60%-70%。
对于本次集采,业内普遍认为竞争相对温和,没有出现像此前关节集采、药品集采等“杀出地板价”的情况。
此次脊柱类耗材是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后,第三个被纳入国家级集采的高值耗材,也是骨科领域的第二次国家集采。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的脊柱类医用耗材,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
据统计,此次集采中,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120.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169家申报企业,其中跨国企业约20家,不乏强生、美敦力、史赛克、贝朗医疗等知名外企。而其余大部分则为国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包括(688161.SH)、(002901.SZ)、(688085.SH)、(300760.SZ)等。
此次集采完成后,骨科高值耗材将实现集采全覆盖。
受集采开标消息影响,骨科耗材股价当日拉升,27日收盘,爱康医疗(01789.HK)涨12.39%,报收7.89港元;(01858.HK)涨3.40%,报收11.56港元;微创医疗(00853.HK)涨7.30%,报收14.70港元。
规则设置合理,竞争较温和
从本次集采拟中选价格降幅来看,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其要低于此前的高值耗材集采价格降幅。
参与本次集采的国产医疗器械厂商三友医疗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表示,与此前药品集采导致一些公司股价下跌不同的是,本次公司参与集采竞标没有对股价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公司在14个产品系统类别都有产品参与竞标。目前来看,公司没有出现丢标的情况。本次集采对公司的影响也是比较积极的,股价上涨明显。”
爱康医疗招标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现场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有2个品牌、总共13套产品参与集采招标,此次集采规则合理,企业之间不会有太大的价差,竞争比较温和。
以往,一提到集采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地板价”或者“灵魂砍价”,为什么本次脊柱集采却被业内认为比较温和呢?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交流与教育培训部主任杨建龙在国家医疗保险杂志撰文表示,联采办于9月7日晚公布的《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下称公告)出来前,行业非常担心本次集采产品入门报价采用之前安徽省脊柱耗材集采中标价格。
据悉,此前安徽省已对脊柱类耗材进行了两轮集采。在安徽省第二轮脊柱耗材集采中选结果中,最高降幅来自北京创生的“胸腰椎间融合装置”,达82.88%,平均降幅达54.6%。
加之国采以往超80%以上的降幅预期,整个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可能会有大量产品落选或弃标。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联采办科学计算了相关限价,在全国各省脊柱耗材最低价与安徽省集采中选最低价之间找了一个平均值。
对此,行业企业表示能够接受,同时在正式议价中便于给出符合预期的降幅。
本次脊柱集采并不一味追求降幅大小,而是科学规划竞争规则,对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应保尽保。
根据此次采购规则,按照确保临床使用和供应稳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产品组合完整度等因素,将企业分为A、B、C三组进行分别竞价。
能将主要部件供应至全国,并能满足医疗机构85%采购量的竞价单元进入A组竞价单元,进入这一组的企业也是目前各级医院的供货主力;而不能供应全国或A组未中选的进入B组竞价单元;C组则是一些供应能力弱、产品品类不齐全的企业。
而在同一个产品系统类别内,只要A组竞价比价价格不高于B组竞价单位最高拟中选竞价比价价格,就可以获得拟中选资格。当出现竞价比价价格相同的情况时,同一竞价单元中,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大的优先。
因此,从规则制定来说,A组的优先级更高。
据悉,联采办还设置了“复活券”,如果A组中有备受医疗机构青睐的企业落选,只要该企业报价比B组同类产品的最高中选价低,也可以中选。
对此,杨建龙在撰文中指出,此举意在整体上降低A组的中选难度,为全国范围内保证产品供应打下基础;同时又合理设置了竞争与淘汰机制,以保证降价效果。
国产脊柱耗材迎利好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下称“文件”)发现,在本次脊柱集采的14个产品系统类别中,国内多家企业位列需求量榜首。
其中,国产品牌威高骨科更是在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等5个产品系统类别中占据需求量榜首的位置。
而在当前的骨科手术耗材市场中,威高骨科是除强生、美敦力两家外资企业外,市场排名第三的行业公司。据研报显示,中国骨科手术总量445万例,保持10%-15%增速,市场规模超250亿元。其中,骨科脊柱耗材进口占比60.89%,份额相对集中,强生以28.97%排名第一,美敦力以23.35%排名第二。
除了威高骨科外,三友医疗、大博医疗两家国内企业在本次集采中也极具优势。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上述文件发现,三友医疗、大博医疗分别在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等11个产品系统类别中位列A组。
而结合联采办在《方案》中透露的信息,此次集采进入A组的标准最高,作为“回报”,这些企业将拿到全国85%的采购量。
在此之前,国内脊柱耗材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主导。据一项研报数据显示,美敦力、强生和史塞克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接近60%。而国内企业中较为突出的是威高骨科、三友医疗两家占有的总份额也不过10%左右。
业内普遍认为,本次脊柱耗材集采将成为国内头部企业“翻盘”的最好机会。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骨科脊柱耗材将遵从进口替代逻辑,国产厂家机会更大。“耗材紧跟药品带量集采在安徽和江苏已经开先河,但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不足惧,会推动行业进一步集中,耗材零加成背景下,器械变成医院成本,有利于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
受此次集采影响,国内脊柱耗材企业拉升明显,截至27日收盘,威高骨科涨13.44%,收盘价为54.34元;三友医疗涨11.81%,收盘价为28.78元;大博医疗于27日13点29分涨停,收盘价30.2元。
- ·俄副总理:俄罗斯石油的产量与销量相匹配
- ·甘肃白银会宁县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 详情公布
- ·141种药品年底将调出北京医保,布洛芬、感冒清热口服液等在列
- ·上半年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加快恢复,核心功能有效发挥
- ·大S起诉汪小菲未支付其生活相关费用,汪小菲晒账目清单
- ·2022中国500强公布:美的置业位列第186位,首进前200!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7月18日:A股震荡向上,煤炭股大涨4.19%,内外部不确定性仍存
- ·7月19日听中欧华夏等基金大咖说:对话2022线上思享论坛 新能车驶向何处?
- ·用量化工具预测阿根廷夺冠,民生证券这篇“神”研报是怎么出炉的?
- ·哈梅内伊高级顾问:伊朗已有能力研发核弹 尚未决定是否制造
- ·金智教育IPO转战创业板,曾因信息收集使用问题遭网信办点名
- ·“世纪佳缘出事了”?公司默默更名已两月不如传言引关注
- ·北京用人单位缓缴三项社保费最晚明年底缴清
- ·甘肃天水麦积区实行主城区区域性临时管控7天
- ·6月,上海浦东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同比增长6.4%
- ·救活烂尾楼:每一方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