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新品升温态势明显 月内开始发行认购的基金多达132只
经济日报
进入11月份,公募虽然A股出现强劲反弹,基金金多但股指依然处在相对低位。新品不过,升温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却日渐火热。态势
据Choice数据,明显截至11月17日,月内月内开始发行认购的开始基金多达132只,半个月时间已接近10月份发行基金总数量的发行八成。从参与发行的认购基金公司来看,共涉及40家基金公司,基达不乏华夏基金、公募南方基金、基金金多博时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新品
基金公司实现盈利的升温最主要来源是收取的基金管理费,而决定管理费多寡的是基金资产规模。为了扩大基金管理规模,基金公司通常热衷在市场高位发行新产品,投资者认购基金的意愿也较强,此时发行新基金,不但募集规模大,甚至还供不应求;而在市场低位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高,基金新产品发行成功率不高,即便发行成功,募集规模也相对有限。比如,2015年4月份,上证指数曾处于4500点相对高位,当月多达98只基金发行,平均发行份额26.41亿份。
今年11月份伊始,尽管上证指数一度徘徊在3000点,但基金新产品发行升温态势越发明显。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有三点启示:
一是基金公司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整体转好,A股估值水平趋于合理,发行新基金也是合理的。今年三季度以来,经济形势有所恢复,市场流动性趋于平稳。作为预测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可控。现阶段选择低位持有股票,就成为基金发行火热的主要背景。
二是基金公司积极响应“鼓励行业机构开发各类具有锁定期基金产品”的号召,践行长期投资、“逆向销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适宜引导投资者入市并长期投资,将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低位布局、长期投资的战略决策,不但考验基金公司坚信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心,也考验着其对自身权益投资能力的信心,还考验着基金经理的长线投资能力。实施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将从技术上破解行业痛点,优化投资体验。
三是基金发行回归基金产品定位,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不再让基民承担高位发行基金带来的大幅度回撤。这一变化,将成为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泉。
今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有理由相信,只要基金公司不再以管理规模论英雄,不再“逢高”发行新产品,时刻心记“让利于民”,率先围绕投资者利益,不断塑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就一定能不断迈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 ·北京:疫情高发多发的区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
- ·东京通胀创40年新高!
- ·国盛证券:维持周大福买入评级 短期因素致使业绩下滑
- ·万亿储能透视:一个新晋超级风口下的亢奋与迷茫
- ·央行、银保监会强调:做好金融服务 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 ·别跑空!这些商场暂停营业、景区暂停开放
- ·“犹豫两分钟,就被抢光了”!这类产品突然爆火,很多投资者直呼抢不到
- ·外汇交易提醒:鸽派会议纪要令美元三连阴,关注200日均线支撑
- ·光大期货【鸡蛋】:基本面稳定 现货维持震荡
- ·清华大学朱俊生:保险公司要改变“重前端销售轻后端理赔、重业绩轻服务”的不良导向
- ·2022前三季全球电视销量数据:三星、LG、TCL居前三
- ·外媒:破坏经济全球化不是明智选择
- ·外媒:摩尔多瓦陷能源危机,法德等国承诺援助
- ·“量产上车”不等于“功能成熟”,Flash激光雷达蹿红背后的冷思考
- ·美元/日元跌破关键技术支撑位 日元有望进一步上涨
- ·“岸田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