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要上班就心跳加快怎么办?“十问十答”给即将复工的你
当前,十问十答上海疫情形势日趋向好,想到心跳各行各业正在复工复产。上班封控在家一段时间的加快即你,如何快速调适心情,复工更好地适应工作节奏?十问十答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为你送上“十问十答”。想到心跳
1、上班封控那么久,加快即我觉得自己变懒了,复工什么事情都不太愿意做,十问十答甚至觉得一直封着其实挺好的想到心跳。人家都在盼望上班,上班而我一想到马上要上班了,加快即就心跳加快,复工有点害怕,该怎么办?
答:长期封控后,人们对复工感到畏惧的情况,并不少见。复工意味着在适应封控生活之后要走出“舒适圈”,重新面对新压力。首先,请接纳你的感受,无需为此自责。然后,尝试一些方法自我调适:
1、呼吸训练缓解焦虑;
2、告诉自己“我的担心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3、做好当下能做的,找回掌控感。比如逐步调节生活节奏,为复工做准备;
4、列出自己的担心,提前演练对策,做到复工之前“胸有成竹”;
5、积极地自我暗示,对自己说“连长时间封控都扛过去了,我一定能行”,如果依旧无法缓解焦虑,影响了日常生活,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2、在家里呆久了,我真的很期待去上班,但是我也很担心,奥秘克戎传染力这么强,万一上班过程中感染了怎么办?
答:对于这道两难选择题,可以采用利弊分析法:
一、列出居家和单位办公的利弊。比如居家办公的时间相对自由,但工作效率下降;单位办公干扰较少,但可能会感染……尽可能列举全面;
二、尝试去区分这些利弊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是可以转变的还是固定的?后果是否可以承受?
三、综合考量,选择更符合你情况,能帮助你实现长远目标的选项。
四、分析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或规避这个选择的弊处及损失。比如,若选择复工,可通过做好个人防护、规律作息提高抵抗力等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并做好防护准备。
3、我接到了复工通知,但是去了就只能住公司了,有些担心家里的老婆孩子,有些焦虑怎么办?
答:面对未知,人们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这是很常见的。首先,请肯定这种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焦虑感,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发出预警。
但也需要看到焦虑背后具体担忧的事件,并尽可能为这些事件做好准备,即把看不见的焦虑具体化,这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比如,和家人沟通,罗列可能的突发事件,以及能想到的应对方法和资源。当担心的事情具体化后,一些灾难化的想会自动消失。焦虑会从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变成有效行动的“助推器”。
4、领导通知我下周开始上班,一想到上班又要重新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我就发怵。就算我辞职了,下一份工作说不定也会遇到类似的难题,我该怎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答: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良好、轻松的人际关系会让人们更投入地工作。但有时,单位的人际关系会让大家有不佳的体验,从而产生恐惧和想要离开的想法。
也许大家可以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化,看看究竟是哪些部分阻碍了前行的步伐。然后再具体分析:哪些是可以主动改变的,哪些是自己可以接纳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发展的支持性力量,哪些是需要减少的无效交往……请记住,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和提升。
5、我原本在一家小的私营企业工作,如今企业可能关门,我不知道存款还能坚持多久。
答:工作和收入的确会影响生活,甚至生存,这种恐惧完全可以理解,可以尝试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分析当前的工作情况。如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多大,自己是否需要找新工作;分析一下现在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需要做哪些准备来提升自己的职场吸引力;安排好当前的日常开销和后续的存款、支出,增加生活掌控感等。很多事情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规律作息和饮食,照顾好身心健康,你才能迎接后面的挑战。
6、我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封控期间收入锐减,但各种支出不减反增,复工消息迟迟还没有来,目前经济压力挺大的,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吃不好,睡不着,脾气也变坏了,要么常常朝家人发火,要么一连好几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答:能感受到大家当前承受的巨大压力,还有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无助。也许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早已习惯将所有重担都扛在自己肩上。很多时候,压力越大,大家越会推开家人。就像现在一样,选择发脾气或自我隔绝,而这又会增加无助和绝望感。但是,作为你最亲的家人,相信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尽己所能,为家庭分担,共同克服困难。
因此,可以尝试和家人沟通,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支持、关爱、保护,作为家人的意义不就在此吗?所以不要害怕让家人看见你的脆弱,积极去动用身边的支持性力量吧。
7、最近解封,我也从居家办公模式切换至正常上班了,但是总觉得不对劲,上班时常常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被疫情、社区、家人等各种消息干扰,人不由自主地就会烦躁,这种不适要如何应对?
答:不要着急,适应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试试:1、调整作息,确保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适当运动,提升身体和心理免疫力;规律饮食,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2、识别情绪,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刚开始的不适应,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逐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回归正常上班模式。3、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合理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专注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自我成就感,用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驱逐复工初期的不适感。
8、复工之前,基本上是凌晨1、2点才睡,早上11-12点才起。下周就要复工了,如何才能尽快调节好生物钟,适应早睡早起的新节奏?
答:居家隔离期间,很容易出现工作和个人时间界限模糊,失去正常生活节奏。可以尝试以下睡眠卫生习惯来调整生物钟:
1、保证睡眠环境适宜;2、规律饮食,不吃夜宵;3、睡前2小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4、睡前不喝容易兴奋的饮品;5、睡前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帮助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6、用一些睡前小仪式来提醒自己作息时间;7、减少睡前玩手机等行为;8、调整期间白天尽量不要午睡,为晚上提供充足的睡眠动力;9、固定起床时间。不管前一天多晚睡觉以及第二天有多困也不要赖床,在闹钟设定的时间起床。
9、复工后,为了减少聚集和感染风险,大家都带着口罩。一个多月没见,感觉和同事之间有了距离感,这种情况该如何自我调适呢?
答:接纳这种感觉,复工后和同事出现距离感可能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给自己也给同事一段适应的时间。不要害怕被拒绝,试着去做一个破冰者,从一个微笑,一个招呼开始,到相互分享隔离期间的感受、有趣的事,逐步过渡,重新走近工作和同事,这种距离感自然会逐渐消融。
10、眼看同事都已经复工,而自己仍然被封控在小区里,我担心这样拖下去自己会不会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影响职业发展,我要如何调节这种不安的感觉?
答: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其实跟工作地点关系不大,居家办公的你,同样也能发挥个人价值。当然,如果想尽快与同事保持相同的节奏,有两点可以尝试:
1、通过打造和单位上班类似的办公环境和工作习惯,来保持工作状态,这能让你尽快适应复工后的工作节奏,减少“磨合期”;
2、主动与复工的同事保持密切联系和协作,了解工作进展的同时,也可以增强集体归属感。当然也可以通过持续学习来提升和拓展,只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其实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
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 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可能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孤独星球》中国版将停刊,中国地图出版社:相关社交账号将更名退出俄罗斯市场一次性亏损241亿日元:日产汽车上半财年净收益下滑超6成农业农村部:23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33.4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Mysteel解读:陕西库存苹果陆续出货,低价货热度较高刘元春:未来5年欧盟占世界GDP比重可能会降5-8个点,中国会上升留美中国学生首选计算机科学专业,占比达23.1%王滨被双开:与赖小民过从甚密,其弟王强“两进两出”华融美联储哈克:只要通胀持续下降 美联储就可以停止加息
- ·亏损扩大靠长城输血,蜂巢能源能撑起600亿估值吗?
- ·美国10月CPI继续下降 明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增
- ·亿万富翁卡尔·伊坎第三季度买入价值近5.5亿美元Twitter股票 增持油气股
- ·财经TOP10|疫情下郑州富士康招工难,传比亚迪海豹起火,泰禾董事长黄其森已结束配合调查
- ·河南邓州:新市民在中心城区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可享50%契税补贴
- ·人民币汇率强劲反弹,不只靠“外因”
- ·金融放大招,楼市会有变化吗
- ·国盛金控部分公司董事、监事辞职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成立 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青岛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4万元大关
- ·巴菲特投资组合10年之变:科技股渐成“心头好” 持仓比例近半
- ·选手续约、离队猜测不断 LPL转会期圆了谁的身价千万梦
- ·梦洁股份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此前存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财务资助问题
- ·“双11”电商平台新观察:淡化成交额,回归经营本质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 ·IEA月报:预计四季度原油供需两弱,明年俄油产量或大幅萎缩
- ·期货大咖聊大宗:原油需求不足逐渐累库 未来趋势看跌
- ·复星为Club Med寻投资者 填补自身财务漏洞
- ·亿万富翁卡尔·伊坎第三季度买入价值近5.5亿美元Twitter股票 增持油气股
- ·深圳大学校长:本世纪中叶培养出10位马化腾级校友
- ·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变成高血压?刚刚,国家卫健委权威回应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 ·零售百货有点忙 以体验感为抓手紧握实体流量
- ·跨省游与风险区管理“解绑” 携程跨省游产品搜索量达国庆以来峰值
- ·山东青岛体训中心原主任李绍伟被双开:纵容亲属“吃空饷”
- ·美股刹不住车?道指又跌308点,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1541亿元!国际原油也双双跌超5%,发生了什么?
- ·资生堂中国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启动无泵瓶等“单品替换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