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编外首席”成为历史:任泽平确认离职 与刘煜辉各褪首席经济学家头衔
炒股就看,编外首席权威,券商专业,历史及时,任泽认离全面,平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职刘
原标题:券商“编外首席”成为历史,煜辉任泽平确认离职,各褪与刘煜辉各褪首席经济学家头衔
财联社(上海,首席记者 刘超凤)讯,经济“编外”首席经济学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头衔
中证协2月份下发文件,编外首席明确券商、券商基金的历史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这为争议中的任泽认离“编外”首席经济学家身份一锤定音,“编外”首席不被协会认可。新规出台后,证券行业积极遵照执行。
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任泽平3月份就不再担任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将在投资者教育、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刘煜辉也不再冠以特邀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
编外首席成为历史
近来,“编外”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一度沸沸扬扬。争议的焦点在于,“编外”首席对外的身份代表证券公司,常冠以“首席经济学家”头衔发表演讲或观点;但双方并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编外”首席也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并不对等地受到监管约束。因此,“编外”首席身份是否符合中证协有关规定,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中证协此前已关注到此类情形,有的券商特意在首席经济学家前面增加“特邀”或“特聘”二字。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中证协最终下发文件“一锤定音”。
今年2月25日左右,中证协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
这意味着,打着“特邀”等名头的编外首席身份不被协会认可,现有的编外首席须做出变更,与券商解除合作关系,或者从“编外”到“编内”,签署正式合同并受监管约束。
处于风暴眼的任泽平首席去向备受市场关注。东吴证券当晚表态,公司会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要求遵照执行。
据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中证协新规执行后,任泽平3月份就不再担任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将在投资者教育、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在今天的泽平宏观周年庆直播中,任泽平不再冠以“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代之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称号。
根据公开资料,2021年3月22日,任泽平发布视频官宣加盟东吴证券,并出任首席经济学家。2021年4月6日,东吴证券在苏州举办“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会,这也是时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首次亮相。后来,任泽平的身份更强调是特聘首席经济学家。虽然已官宣,但任泽平未在中证协登记备案。
记者此前获悉,任泽平虽不具备证券执业资格,但他在策略会上发表演讲、参与研究所组织的机构交流时,均由东吴证券研究所进行合规审查,此外任泽平以独立学者身份发表的观点不代表所服务机构的立场。
“泽平宏观”公众号断更45天后,于2月27日重新发文,笔耕不辍,非常勤奋,几乎每天不落,45天内43次更新公众号文章。截至4月13日,“泽平宏观”目前已产出了989篇原创内容,任泽平仍然关注宏观趋势和投资机会。
为天风证券服务多年的刘煜辉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近期出席天风证券策略会时,刘煜辉不再冠以“特邀首席经济学家”头衔,代之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中证协发文“一锤定音”
中证协2月份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并提到几个关键要点:
第一,公司应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拟聘任人员的执业声誉。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券商正式员工,对外发布研究观点、言论须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规定。
近期“编外”首席的争议最终“一锤定音”。中证协要求首席经济学家是公司正式员工,即双方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并接受协会的监督。据记者了解,有的券商员工是外包人员,未在协会登记备案。而中证协的这次发文,明显将首席经济学家与外包人员做了切割。此外,协会强调了候选首席经济学家的个人声誉。
第二,证券公司聘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应推荐其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应自觉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签署《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自律倡议书》。
第三,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包括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首席经济学家践行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情况将纳入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
协会将首席经济学家行为与声誉风险管理、券商文化建设进行绑定,进一步压实了券商的主体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两度提到,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观点和言论要参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对首席经济学家对外发表研究观点、言论进行事前报备,防范声誉风险,维护行业声誉。这就意味着,券商对首席经济学家的言论管理要与分析师高度一致,力求程序规范,相比以前要更加严格。
- ·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 ·经济日报:延续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受市场认可
- ·霍启刚:香港可加强文化艺术金融产品研发,发挥独特作用
- ·欧央行管委Knot:需要至少再大幅加息两次
- ·苦等《阿凡达2》,影院冒侵权风险转播世界杯回血,一张票卖40元
- ·IBM宣布将红帽存储团队纳入IBM存储业务部门
- ·曾被称作“世界第八奇迹”,富士康美国工厂为何黄了
- ·意大利前高官:能源危机严重冲击意大利经济
- ·法媒:通胀飙升致火鸡太贵,有美国人过感恩节用炸鸡代替
- ·邦达亚洲:美国通胀数据表现强劲 黄金承压收跌
- ·多城二手房成交回暖 业内预计趋势有望延续
- ·同创伟业郑伟鹤:推出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有助于优化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环境
- ·北京2022“薪酬榜”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
- ·9月全国租赁市场整体趋稳 三亚需求热度环比上升20%
- ·美媒:中国武器出口具有独特优势
- ·IPO审核要点|实控人认定背后:谨防规避同业竞争与限售规则
- ·北京银行霍学文:金融机构做好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好新市民的钱袋子
- ·特朗普致信调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众议院委员会
- ·香港“全港购物节”正式启动 促进电子支付发展
- ·全线大涨!超4400股飘红,医药股掀涨停潮,光伏板块强势拉升,多只千亿龙头股飙升,原因是......
- ·首开股份债务承压拟20亿转让北京发展大厦 经营现金流骤降64%加速出售资产纾困
- ·中国互联网投资9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0.4港元
- ·经济日报刊文:先行先试加快转型升级
- ·A股高开高走!逾10股20%封板!“药茅”涨停,医药板块爆发,光伏赛道走强
- ·华商基金彭欣杨:医药板块反弹行情具有较强持续性
- ·IMF总裁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