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建议“超配”中国资产 多只海外ETF强势“吸金”
炒股就看,超配权威,外资专业,投行及时,建议金全面,中国资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海外
◎记者 唐燕飞
1月5日,势吸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超配其中沪指更是外资收获新年三连阳。行情强势的投行背后,是建议金资金的持续流入。近期,中国资产外资不断流入中国资产ETF,海外海外多只相关ETF均创下规模新高。势吸
“超配”中国资产成为不少外资的超配一致选择。瑞信2023年度策略报告表示,A股正处于多年以来的底部,预计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2023年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2023年市场总回报率或达到25%至30%。
海外多只中国资产ETF成交额激增。截至当地时间1月4日,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资产规模达到65.12亿美元,较2022年10月底的39.39亿美元增加了六成以上。全球第一大中国股票ETF——MSCI中国ETF资产规模攀升至77.21亿美元,较去年10月底的50.76亿美元增加了五成以上。MSCI中国ETF的成分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等金融股。
据测算,2022年11月下旬起,外资开始回流港股市场。经测算的托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外资当月流入恒生综指约149亿港元。随着海外投资者对国内政策预期的逐步扭转,外资在2023年有望持续回流港股。
北向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也在加速流入,其中仅12月就流入超350亿元。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继续保持流入势头,1月5日共净买入超127亿元,为2022年11月14日以来单日最大净买入量。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预计,美联储加息进程即将进入尾声,美元大幅升值的阶段已经过去,这对新兴市场是有利的。“我们判断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复苏更趋明显,北向资金流入规模有可能会较2022年增加,外资有望成为全年的流动性亮点。”
由于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预期颇高,多数国际投行认为全球资金将从估值低、增速高、货币政策仍具支持性的中国市场找机会。
瑞信2023年中国市场策略认为,A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处于多年来的底部。瑞信预计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较目前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
瑞银证券也十分看好2023年A股表现。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经济复苏等因素将推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
- ·荣耀Magic Vs折叠屏体验:它轻了薄了还有更强的OS能力
- ·老来如何更好养?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出炉,专家建议更大力度税收优惠
- ·未受集团破产重整影响,紫光国微去年净利大增142%,清华系股权划转又有新动向
- ·网传酒钢宏兴一季度净利大增,实则暴降?中信证券:没发过业绩预期
- ·当淘金热散去,南非教育体系下的参差
- ·商务部: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韩国新内阁初见雏形,尹锡悦的选战“合伙人”未入阁
- ·张文宏谈上海疫情:正忙着救治,希望全球能够早点正常交流和生活
- ·威马汽车全员取消年终奖,管理层降薪一半
- ·如何投资癌症早筛赛道?华创资本熊伟铭:早期看重应用
- ·Mysteel解读:豆粕价格再度反弹,成交反应平淡
- ·事关10亿人!个人养老金新规详解:有助A股去散户化,公募基金迎机遇
- ·专访吴昊: 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才是紧缩政策的底线
- ·回合制游戏!中信证券又赚回来了,弃购2.4亿的中国海油上市首日大涨
- ·优客工场股东已批准“20并1”的并股提议
- ·投资人现身说法:家人也曾遭遇癌症早筛假阳性
- ·Genesis警告投资者其有破产风险,比特币在15000美元关口摇摇欲坠
- ·高校毕业生就业:“两头”抢手“中间”冷
- ·核电项目新进展,国常会重点提及,市场规模年均超千亿!
- ·视频丨绿色金融会不会替代房地产?马骏:从能影响的经济总量来讲不亚于房地产
- ·成都将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每年发放1000万元“算力券”
- ·专门收购烂公司,主业直接躺平,靠资本运作大发横财:“价值毁灭者”华鹏飞,内部人跑步减持
- ·钱坤投资:短期加速赶底阶段 弱势出妖股有三就有五
- ·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落地 将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 ·匈牙利央行再次宣布大幅加息
- ·10天内两次松绑楼市!苏州新房成交仍同比大跌,各区域去化率明显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