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回国后,披露这才是他访华的最大收获
德国总理朔尔茨很忙,德国的最大收非常忙。总理
访问北京后,回国后披获专机回到柏林,访华已经是德国的最大收凌晨2点45分,但几个小时后,总理他就精神抖擞出现在社民党的回国后披获大会上,参加党内政策讨论,访华向大家报告这次访华的德国的最大收成果。
之所以这么赶,总理因为他很清楚,回国后披获这次历史性的访华访问,创下了三个第一:这是德国的最大收他上任后第一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是总理我们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他也是回国后披获疫情三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但他也很清楚,这是一次很“冒险”的旅行。因为在德国内外,争论非常激烈,商界自然强烈支持,但一些政客各种指责,认为朔尔茨缺乏外交头脑,某些西方国家眼光也异样,对他各种施压。朔尔茨最后是力排众议,带队去了北京。
成果如何?
这关系到他的威信和政绩,也关系到德国的国家利益。
朔尔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领导人和我都明确宣布,这场冲突中不可使用核武器,这是我此次访华行程中“最大的收获”,“单凭这一点,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
请注意这句话:“单凭这一点,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
朔尔茨很满意。
当然,这是德方的说法,中方怎么说呢?
看新华社的通稿,介绍中国最高领导人与朔尔茨会见时,相当长一段,是讲两人谈到了乌克兰危机。
中国领导人指出:中方支持德方、欧方为劝和促谈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具体来讲,在当前形势下,他提出了国际社会的“四个共同”:
1,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呼吁有关各方保持理性和克制,尽快开展直接接触,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
2,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3,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国际能源、粮食、金融等合作受到干扰,损害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财政稳定;
4,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改善人道主义状况,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我当时就分析说,这“四个共同”是一个新的提法,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路径。
尤其是第二条,对核危机的高度警惕,相信这样的主张,俄罗斯不会反对(普京就有明确的表态),肯定更说到了德方的心坎里。
毕竟,乌克兰危机是当下欧洲最大的危机,也是德国当前最头疼的问题,核危机一旦爆发,整个欧洲都将面临灾难,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所以,朔尔茨回到国内,认为自己最大的成果,就是中德的这个共识,他甚至斩钉截铁说出了这句话:单凭这一点,访问就是值得的。
很有意思的是,按照德国媒体的报道,回到德国后,朔尔茨还和拜登通了电话,通报了他这次访华的行程,重点之一,也是谈到了这个重要成果。
美方怎么表态?
按照德国方面的说法,拜登和朔尔茨都对中方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的说法表示赞赏。
哪怕曾施压朔尔茨别访华的美国,现在也挑不出毛病来,还必须赞赏朔尔茨和中方的态度。
既然是“单凭这一点”,那显然,成果也不是“仅仅这一点”。
在经济成果上,朔尔茨说:“我们将继续与中国进行经济交流……但同样清楚的是,我们将做好准备,随时应对任何有困难的情况,无论是从现在开始的10年以后还是30年以后。”
外界注意到,朔尔茨这次访华,身后是一个超豪华的企业家天团。
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拜耳、德意志银行等,几乎德国最知名的品牌负责人,这次都来到了中国。
竞争还非常激烈。初选阶段有100多名德国企业家申请随行,但没有那么多位置,最后朔尔茨选择了这12名德企掌门人。
为什么这么热心?
还是因为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这些企业家的态度很明确,德国不能没有中国,不能和中国“脱钩”。德国工商总会总干事长马丁·万斯莱就直言,脱离中国将导致德国失去繁荣。
所以,这次在北京,朔尔茨很明确地告诉中国领导人: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
请注意:不是敌人,不是对手,是伙伴,反对“脱钩”。
利益就在那里摆着,谁“脱钩”谁傻。
最后,怎么看?
还是简单三点吧,完全是个人看法。
第一,经贸不是大国的全部。
我们今天谈中德关系,更多是谈经贸,中国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都不假,但在当下的国际氛围中,对两个大国来说,经贸很直接,但也不是全部。
尤其是在当下,德国也是整个西方,最关注的是安全,是乌克兰危机尤其是核危机。所以,访问回去后,朔尔茨最兴奋宣讲的,是中德在核危机上的共识。
安全,这才是德国最大的痛点。这也提醒我们,经贸是基础,但其他层面也不容忽视,我们也有很大的空间、很多的牌。
第二,客观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
德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谈不上政治大国。所以,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看到,德国只能对美国亦步亦趋,甚至在欧洲事务上,法国走在更前面。
但这次访问,中方明确:支持德方、欧方为劝和促谈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和德国都反对使用核武器……这种表态,客观上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
是德国在努力奔走,是德国在取得成果。以至于反对朔尔茨访华的美国,在这一点上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之所以朔尔茨婉拒马克龙一同去中国,看来还是有一点原因的。当然,这一点是我猜的。
第三,朔尔茨这个人不简单。
不像马克龙那样能言善辩,更不如约翰逊那样个性张扬,他就是一个邻家大叔的模样。作为一个联合政府的总理,朔尔茨在德国政坛确实也有很多掣肘,德国外长是绿党领袖贝尔博克,在很多政策上就喜欢跟他唱反调。
但在关键问题上,朔尔茨却能力排众议,明确反对与中国“脱钩”,这才有了这次历史性的访华,确实也有一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所以,在和朔尔茨会谈时,根据新华社通稿,中国领导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德关系发展到今天的高水平,离不开中德几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政治魄力……
他并且说:我很欣赏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的一个观点,“政治家应当以宁静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以勇气改变那些能改变的,用智慧分清其中的区别”。
以前的施密特、默克尔肯定都有魄力,现在就看朔尔茨了。
我之前就说,朔尔茨这次访华,在西方的舆论大环境下,你说他有没有掣肘?有没有压力?有没有顾虑?
肯定也是有的。
但权衡再三,还是毅然前往,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判断力和魄力。最后,成果丰硕。其中一点,就值了。
另外,朔尔茨出行,我看到,他总喜欢拎一个包,不仅自己亲自拎,而且这个包还挺旧的了。
拎包的朔尔茨,确实很大叔,但很不简单。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来源:牛弹琴
- ·农业农村部:23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33.4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
- ·俄暂停参与后,联合国与土乌拟继续推进黑海粮食出口
- ·财政部发布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 ·标普500权重板块将迎“巨变”?策略师:3年内能源股将赶上科技股
- ·盘前:欧美市场股债遭双杀 道指期货跌0.3%
- ·手握全球1/4已探明镍矿储量 印尼欲建立电池金属领域的“欧佩克”
- ·印度裔为何在多国政坛脱颖而出?这个原因让人深思
- ·投资超830亿、途径29站!这条高铁开工,哪些A股公司受益?
- ·7至8月美国食品零售商中沃尔玛价格涨幅最大
- ·官宣!华为Mate Xs2将通过升级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 ·健帆生物、威高骨科、华兰疫苗等股价跌超10% 三季报业绩走低成股价风向标
- ·伊利股份抛最高20亿回购计划,股价能否扭转颓势?
- ·太古股份公司A11月22日斥资约527.69万港元回购8.8万股
- ·招行副行长朱江涛:房地产行业不良生成率呈现逐季下降趋势
- ·燃油附加费再下调:系今年第三轮,800公里以上航段降10元
- ·区域性银行如何穿越周期?业务模式和数字化的转型是关键
- ·卷土重来:桥水正重新做空欧股
- ·易纲:人民银行正在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货币当局就CBDC开展合作
- ·午评:港股恒指走高涨0.89% 恒生科指涨3.45%腾讯涨超4%
- ·地基腐烂下整条华尔街都有风险?美债流动性风险愈发“狰狞”
- ·供销社龙头天鹅股份复牌股价剧震,一度大幅低开超9%
- ·央行开展50亿央票互换操作 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 ·波音中国:首架在中国完成改装的767-300BCF交付
- ·啤酒行业三季报观察: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明显 行业探索“啤+白”新模式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恒润达生尚无产品面世三年半亏5.28亿 IPO募资25亿近半用于买楼及补流
- ·长安汽车朱华荣: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迈入大众普及阶段
- ·【育儿问答】6个月宝宝手脚冰冷,颈背暖和正常吗?
- ·杨元庆卸任深圳联想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 ·与会嘉宾探讨“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让海南成为扩大经贸联系的窗口
- ·ST冠福(冠福股份)股票索赔案终审胜诉,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中国中免H股绩后大跌10%,归母净利同比下降77.96%
-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处理好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的关系 提升外部协同力量的独立性专业性
- ·兴业银行总资产突破9万亿,前三季度净利润718.08亿同比增12.13%
-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
- ·国家发改委:9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