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如何留住核心投研人才?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吴晓婧
这个星期,基金基金圈内的公司热门事件,莫过于农银汇理基金公司赵诣的何留离职。联想到过去几个月多家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住核再度引发了笔者对基金公司投研核心人才激励问题的心投思考。
除了赵诣,研人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还有华安基金的崔莹、富国基金的公司刘博、宝盈基金的何留肖肖、博时基金的住核葛晨等。上述基金经理均是心投过去几年业绩表现抢眼的新锐,管理的研人基金规模大多在百亿元以上,均是基金所在基金公司的中坚力量。
以农银汇理基金的公司赵诣为例,他所管理的何留农银工业4.0基金,2020年以166.57%的超高收益率勇夺年度冠军,2021年不仅没有上演“冠军的魔咒”,而且还斩获了43.96%的年度回报。持续抢眼的业绩表现,让赵诣成为业界关注的投资明星。截至去年底,他管理的4只基金总规模超过420亿元,占农银汇理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以上,他的离职对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投研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发展的基石。过去几年来,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但优秀投研人才的流失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发展。部分基金经理在公募平台扬名立万之后,紧接着就是离职跳槽,其中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激励制度。对于核心投研人员,需要推出与其收益相匹配的激励制度,这种激励力度要与市场相匹配。
尽管资产管理业内人士都明白激励制度的重要性,但推行起来并不容易。上述几名离职的基金经理所在的基金公司,都是国资背景,而且尚未推出股权激励。
从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看,绝大多数公司具有国资背景,大股东主要是券商、银行、信托及保险等,基金公司推行激励制度需要大股东同意,要想做到真正的市场化并不容易。
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基金行业推出市场化的激励制度势在必行。当行业普遍实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时,僵化的制度约束势必导致人才流失。
此外,除了激励手段,基金公司还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在物质上要兼顾基金业绩和薪酬费用的合理匹配,体现出内部公平性,同时还要在外部具有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也要打造好发展平台,营造好的企业文化,让基金经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基金经理成长。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人才为本。要想留住优秀的投研人才,激励制度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方有未来。
- ·雨枫:价值投资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99%的人
- ·里程碑!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加仓这些股!首位百亿“顶流”基金经理四季报出炉
- ·摩根大通、美银均报告超预期业绩 但财报季开门红已蒙上衰退阴影
- ·三星的成功,李在镕该向谁复制?
- ·珍酒李渡集团港交所递表 2022年前三季度总收入42.49亿元
- ·2022胡润中国500强发布,郎酒在四家上榜白酒企业中排名第一
- ·陆道培医疗:14家机构携手,投出一个“院士办医”IPO,毛利率低、亏损持续增大、增收不增利,能否成功冲刺?
- ·商务部:抓紧出台新一批稳外资政策措施
- ·特斯拉“八车连环相撞”案视频曝光,突然停车导致事故发生
- ·大行财报激化衰退担忧,标普回落,特斯拉一度跌超6%,中概走高
- ·多家航司重启招聘:空姐空少最抢手,有公司开出33万年薪
- ·高盛:如果能源价格持续上升 英国明年通胀或超过22%
- ·继五家央企之后,东航、南航官宣:拟申请自愿从纽交所退市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七号卫星等3颗卫星
-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涨 德国DAX30指数涨1.17%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 ·结束连年亏损,网信证券摇身变为“麦高证券”,业务发展何时重回正轨?
- ·通胀逆转成通缩?沃顿商学院教授:FED是时候停止加息了
- ·新进展!1200万存款被银行职员私自转走 储户被判担责八成事件 山西清徐农商行回复: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 ·“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
- ·编造“1888万彩礼”,本人道歉!知乎:永久封禁
- ·头部私募频频加仓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发声看多
- ·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879亿元
- ·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周年 喀布尔多处燃放烟花庆祝
- ·中国海油上调今年产量目标和资本支出预算 聚焦油气增储上产、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