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市公司营收总额占全年GDP的56.81% 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最新统计数据,去年2021年,上市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524家,公司年末公司数量增长至4682家,营收总市值96.53万亿元,总额占全展呈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特点
截至2021年底,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031家、营收2569家和82家。总额占全展呈截至2022年4月30日,特点全市场共有46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去年数据显示,上市上市公司经济增长“”的公司作用持续强化,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的地位更加巩固。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向好 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中上协数据,2021年,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64.97万亿元,占全年GDP总额的56.8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81%,远高于当年GDP增速;非金融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0万亿元,同比增长22.63%。约八成公司实现收入增长,四成公司收入连续三年持续增长。此外,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同比提高18.03%。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5.30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扣非后净利润4.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9%,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为5.0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近八成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显示出较高的盈利质量。
分行业看,按照证监会公布行业划分标准,19个行业大类中,约九成行业收入、七成行业净利润保持增长,近九成以上行业实现盈利,行业差异化特征显著。利润排在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制造业和采矿业,上述三个行业合计贡献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的接近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45.84%、335.12%和120.24%;同时,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修复基础尚不牢固,导致净利润持续下滑。
四大特点推动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1年,多数上市公司呈现出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这一特点。
其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1.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53%,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额的47.02%。157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5%,1719家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超亿元,1916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强度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从2020年末的122.70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145.05万件,增加了18.22%。按板块来看,创业板公司专利数量同比增加了30.14%,科创板公司专利数量同比增加了29.87%。
资本支出持续增加也成为上市公司在2021年发展中的一大特色。
202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本支出金额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5%。其中,年资本支出高于1亿元的上市公司2649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实体类上市公司积极致力于产能升级、经营扩张,展现出疫情之后走向复苏的强劲势头。
有不少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资本结构的持续优化。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再融资工具优化资本结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全年共实施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可转债、配股等再融资636次,募集资金1.03万亿元,金额同比增长9.91%,反映出再融资工具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保持高位。
2021年,共有超过3300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1.67%。2021年末已完成现金分红总额1.55万亿元,创近年新高。其中,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的公司有2009家,50%以上有900家。同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有503家公司采用集中竞价方式、要约方式实施回购,涉及金额合计约5654.20亿元。
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我国4800多万户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积极承担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直接责任、第一责任,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上市公司积极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共有1408公司披露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 ESG 报告,4660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信息。其中,共有1916家上市公司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投入资金合计约177亿元;同时,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面对世纪疫情,广大上市公司积极行动,累计超过160家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新冠肺炎检测、治疗、特效药物研发及生产等相关工作;同时,很多公司积极捐款捐物,全力以赴保供应、保运转、保生产。
在持续提供社会保障方面,2021年,上市公司缴纳税费金额合计约为4.0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23.41%,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彰显。同时,新增就业岗位110.53万个,截至年末,上市公司工作人员数量超过2790万人;员工薪酬合计约5.72万亿元,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8.80%,已成为稳岗促就业的重要阵地。
- ·智评理财风云榜||独揽前三,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最高超业绩基准185BP
- ·美国10月份PPI同比增长8%,前值8.4%
- ·引领行业发展,光峰科技参与制定《激光显示技术发展及知识产权白皮书》
- ·三部门发布有色金属碳达峰路线图,行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 ·埃斯顿曹晶:数字化转型从内升式发展开始
- ·推特因小失大!礼来遇李鬼账号,暂停推特平台百万美元广告投放
- ·为分摊成本 越来越多英国消费者提前开始圣诞购物
- ·富达国际:养老第三支柱政策落地 “可持续养老”理念需更多关注
- ·文旅部等多部门: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
- ·20岁打水光针、玻尿酸,00后都开始卷医美了
- ·国庆档结束以来,全国电影单周票房、观影人次数据止跌回升
- ·快讯:伦镍日内大涨6.00% 现报30532.00美元/吨
- ·万豪国际预计明年年底前在中国新增30家精选服务品牌酒店
- ·金徽酒股权转让价格下调
- ·中广核新能源10月完成发电量1576.0吉瓦时 同比增加5.3%
- ·成都光厂创意创始人、CEO杨达: 推动“素材变现” 为全民创作创造商业价值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2日耗资约156.96万港元回购17.25万股
- ·华扬联众战略投资顾问陈奕:用虚实融生的元宇宙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 ·《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印发:着力破解老楼加装电梯难题
- ·李迅雷:房地产调整时间可能较长,但斜率会较平缓
- ·央行: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 ·雄安新区1至9月完成投资1400多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三部门:力争“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
- ·比亚迪回应终止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基于市场情况预判等作出的审慎决策
- ·百思买涨超10% Q3业绩超预期 提高全年营收指引
- ·外汇局:10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